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齐鲁工匠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匠风采 > 正文

【工匠风采】薛军:与中国速度一路同行

2021-08-08  点击:[]

“信号开放,车门关闭,到点开车。”

10月12日,G1833次列车的司机室里,中国铁路济南局济南机务段动车组司机薛军手比口呼做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6点40分,沐浴着朝阳,列车缓缓驶出济南西站,100km/h、200km/h、350km/h,伴随着速度表上数字的不断变化,动车组列车在风驰电掣般的时速中,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薛军有着35年火车驾龄,累计安全行车388万公里,运行里程可以绕地球97圈,为超2千万人次保驾护航。在火车驾驶室的方寸天地之间,薛军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列车四个时代,先后驾驶过“前进”“东风”“韶山”“和谐”“复兴”等29种机型,从时速60公里/小时到350公里/小时,他拥有7本不同速度等级的火车驾驶执照,见证了中国速度的迅猛崛起和中国铁路的发展成就。

1985年,从小热爱火车的薛军如愿被分配到济南机务段工作,从蒸汽机车司炉做起。随着牵引动力的不断升级,薛军先后驾驶过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在这期间,由于业务突出,他成为首批全国青年文明号——“39共青团号机车包乘组”成员。薛军说,“能上‘39’的都是青年中的精英,大家都在比着干,所以我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

于是,他给自己立下“三个再”的规矩:再早来1小时出乘接车,再晚走1小时退勤检车,再小的问题也要弄明白。每次机车发生故障,薛军并不是把故障现象交代给检修人员后一走了之,而是跟着他们一起上车,在一旁认真学习处理故障的全过程,如果再遇上同样的问题,薛军会给接班的司机留下纸条,写明车有什么故障,怎么处理,现在很多包乘机车组还保留着递纸条的交班习惯。

“要想开动车组列车就得再考驾照,等于从头学起。”薛军说,“可是看着这么好的车我不能开,心里又不甘心,这火车要开就得开最好的。”

半米多高的专业书,纯英文的技术资料,完全陌生的车型,以及一场不亚于高考难度的动车组司机选拔,这些对于已经40岁的薛军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日常生活中,他认真研读资料和进行实作练习对于遇到的问题他从不轻易放过,始终“死磕”到底,向老师咨询请教。对动车组列车的构造原理、操纵技术、非正常行车应急处置等知识,记满了一个又一个笔记本。最终他以动车控制系统、人机工程等系统满分成绩取得动车组列车驾照。

2017年6月26日,薛军作为济南局唯一代表,担当复兴号京沪高铁首发任务。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制动距离是3800米,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制动距离则是6500米,制动距离越长,对标难度越大。为在复兴号上线运营前攻克这个难关,薛军不断改善操纵方法,对着停车标反复练习制动,消除对标误差,最终总结出“一把闸平稳对标法”,成为同事们平稳操纵的“宝典”。

19种动车组列车型号不同、设备不同导致操作方法有所差别。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薛军将19种车型的操作技术形成模块化记忆。“使用哪种车型,我就把相关操作技术从‘记忆模块’里调取出来,所以在换另一种车型前,我要把上一次技术收回‘记忆模块’,再调出这次车型的相关技术,这样各种技术不会混乱,互不干扰,开车时能更加的专心、专注。”薛军介绍说。

现在,薛军是京沪高铁“复兴号”的全能司机,手握7本不同速度等级的火车驾照,但他也有个小烦恼:职业习惯,让他至今没能考取小客车驾照。

薛军说:“开火车时间久了,一看到车前方有人就紧张。现在马路上到处都是人,我不由自主的会撂挡(制动)踩刹车。科目一考过后,驾校教练看我总踩刹车,劝我‘你还是回去好好开火车吧’。”

35载风雨征程,薛军与中国速度一路同行。201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薛军四本驾照见证中国铁路发展的故事。同时,被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成为宣传中国高铁一张靓丽名片。2016年,他的事迹在《人民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刊发。此后,国内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也做了大量报道。2020年10月2日,央视新媒体直播节目《坐着高铁看中国·京沪线》,对薛军和徒弟接棒驾驶G143次列车的过程进行现场采访,阅读量突破3亿人次。(《山东工人报》记者 洪波 通讯员 毛周萌 王浩)

上一条:​【工匠风采】于潇清:三尺讲台上的执着与情怀
下一条:【工匠风采】刘延会:"求学圆梦”书写一线工人奋斗路

关闭

山东管理学院 劳动关系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