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齐鲁工匠研究院 > 工匠风采 > 正文
工匠风采
【工匠风采】田振东:让精益求精成为一种习惯

发布时间:2021-06-14 点击率:

劳模简介:田振东:山东港口日照港股份一公司设备维修队电修二班班长,山东港口日照港田振东劳模创新工作室(省级)带头人,负责公司4台堆料机、20条皮带以及变电所等附属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创新能手,2020年度山东港口劳动模范。

攻克进口设备自主改良难题

1982年,山东港口日照港开工建设煤炭码头,也就是股份一公司的前身,由于历史原因,公司的设备非常繁杂,设备厂家涵盖了英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备件型号多种多样,系统匹配性不理想,设备的维护保养成了难题。设备电路图纯外文看不懂、设备故障维修时间长、更换“洋配件”成本高,一系列问题成为了压在每一个技术人员心头的“大山”,国产化改造势在必行。

煤炭码头一期的金属分离器是日本制造的,由于主板损坏,已经多年没有正常使用。联系技术专家维修后,个个都摇着头走了,都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换整套分离器,大约要20多万元,在此情形下,田振东带领班组技术人员接下了这个重任,他们下决心啃下这硬骨头。田振东根据原理重新设计线路板,并自行购买元器件进行焊接,硬是用2个半月时间,重新做了一个主板。材料费还不到2000块钱,一台就整整省了20万。

从早期数字化改造实现了设备电气控制由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从堆取料机无线传输到无线远程控制,从高杆灯速降缓冲装置再到今年实施的翻车机自动清车等大型创新项目,田振东带领班组几乎每年都有一个大型的项目创新或改造。经过几年的技术改造、设备零件更新,别看操作台上的按钮都还是原装的,内部的控制系统已经进行自主改良升级了。

“进口设备自主改造成功,让我深刻体会到,没必要非要迷恋国外的东西,这也正是连钢创新团队‘不畏艰求创新’精神在山东港口日照港的真实写照”。田振东说。

流程创新助推生产效率提升

股份一公司是山东港口日照港最早的生产单位,设备86年投产,至今已运转35年,2019年关键设备完好率96.7%,依然保持良好状态。在当时普遍推倒重建的大背景下,股份一公司用设备创新和养护,保障了30多年的生产线,走出了一条日照港特色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之路。

随着近几年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过去的皮带机流程启动方式对生产效率的制约日益凸显,存在皮带机空运转时间长、作业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流程创新迫在眉睫。田振东带领团队翻阅技术资料,大胆设想,经过反复研讨、模拟、推演,通过软件升级改造、算法推演、逻辑变更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了流程顺煤流方向启动。皮带机流程顺煤流方向启动改造极大缩短了流程空运转时间,节约电耗。使整体启动空运转时间缩短了80%以上,提高作业效率5%以上,每年减少电耗超过200万千瓦时,节约电费180万元。流程改造项目的成功,也吸引了国内周边港口的考察学习。

传承底蕴铸造创新团队

对于田振东来说,他的成长离不开师傅刘从保,刘从保是日照港第一届品牌员工,山东省首席技师,也是公司技师工作站的站长。现在刘从保退休了,田振东成为了站长,给他感触最深的就是技术的传承和发扬,是公司维修队伍培养的核心。为更好的培养维修队伍,加快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快速转化,2013年公司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田振东作为带头人,深感责任重大,决定要把工作室打造成公司维修队伍的孵化基地,让更多的年轻人发光发热。田振东积极开展“传帮带”工作,理论授课、现场模拟、考试测验,发现培育人才和设备维修一样辛苦,但也一样深感自豪。近三年,工作室已有3人晋级高级技师,3人分获日照市和日照港首席技师;工作室已立项创新成果课题77项,取得了各级五小创新成果奖励55项,发表论文12篇,解决生产实际难题63项,取得国家专利125项。

目前,随着“东煤南移”工程加快推进,田振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组织6名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新设备建造、搬迁设备技术规格书审核等工作。新的劳模工作室也将跟随“东煤南移”落户公司南作业区,继续坚守,继续服务。

职工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实现高效创新,就要有好的平台、好的环境、好的机制。田振东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怀着更加炽热的赤子之心、更加执着的信念追求、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做事态度,用青春谱写着山东港口的新辉煌。

上一条:【工匠风采】马建红:传播集邮文化的使者
下一条:【工匠风采】省劳模周建章:不让年华付水流